发布日期:2025-08-19 19:35 点击次数:181
近日,我院超声介入科钱国军主任团队联合放射诊断科贾宁阳主任、超声诊疗科蒋栋主任及朱霞玲主治医师,成功完成院内首例CT联合超声引导下肺部肿瘤消融术。术后影像学评估显示,肿瘤被完整消融,患者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标志着我院在肺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患者朱某患有原发性肝癌,在前期治疗后,肝脏肿瘤已无明显活动迹象。然而,病情出现新的变化,其右肺背侧近胸壁位置出现了一处近5公分的转移性肿瘤。尽管接受了靶免药物治疗,但肿瘤仍持续进展,治疗陷入困境。
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我院迅速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反复研究与探讨。团队成员充分结合病灶的具体部位和特点,经过严谨的论证,最终决定采用超声造影和CT扫描联合引导下的消融治疗方案。
展开剩余75%术中,各团队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克服了病灶位置特殊、消融难度大等挑战,利用CT的高分辨定位与超声造影的动态监测优势,精准布设两根消融针,使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三维空间。相比肝脏肿瘤消融,肺部肿瘤因缺乏“热沉效应”,消融效果更为彻底,更易实现根治性消融。
钱国军主任表示:“影像融合技术的联合应用,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未来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深部肿瘤的介入治疗。”
贾宁阳主任指出:“CT与超声的互补引导,既能实时监控消融范围,又能减少辐射暴露,是肿瘤局部治疗的创新实践。”
蒋栋主任团队则强调了超声造影在评估消融边界和血供变化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首例肺部肿瘤消融治疗的成功,不仅是我院在微创治疗领域的又一次新的进展,更充分彰显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巨大优势。它得益于放射诊断科、超声介入科和超声诊疗科等平台科室的通力协作,为后续多学科团队合作治疗肺部肿瘤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思路。
未来,我院将继续发挥多学科团队的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治疗技术,致力于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为攻克肿瘤疾病贡献更大的力量。
这种联合引导技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精准定位,实现“指哪打哪”。CT高清显示结构,超声造影实时动态地观察肿瘤内部的血流情况,双剑合璧锁定肿瘤核心,帮助医生精确地将微波消融针穿刺到肿瘤内部,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实时监控,安全可控。双重引导为穿刺和消融过程提供了双重安全保障,显著降低了误伤邻近重要脏器和血管的风险。超声造影消融术后能立刻反馈消融效果,指导医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进针位置,确保消融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疗效确切,微创高效。精准定位与实时监控双管齐下,显著提高了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为患者争取更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和生存获益。微波消融本身具有微创、恢复快、可重复等优势,联合精准引导技术进一步放大了这些优势,尤其适合高龄、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外科手术的肺部肿瘤患者。
海医大三院成功开展
院内首例CT和超声造影联合引导下
肺部肿瘤微波消融治疗
进一步体现了
精准医疗理念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
迈上新台阶
主 办: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政治工作处
监制:杨春亮
编 审:胡 洋
编 辑:沈燕琪
文字编辑、校对:王 蓓
来 源:超声介入科
投稿邮箱:jdsywx@163.com
发布于:北京市

